慢性肾病(CKD)是一种进行性肾功能损害,若未及时控制,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,威胁生命安全。随着生活方式变化,慢性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。科学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是防控慢性肾病的重要手段。

一、慢性肾病的基本概念与危害
慢性肾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,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。早期症状不明显,晚期可能出现水肿、贫血、骨质疏松等严重并发症。
二、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
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;
肥胖、吸烟、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;
遗传因素和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。
三、饮食调节策略
控制蛋白质摄入
适度限制蛋白质摄入,减少肾脏负担。一般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.6-0.8克/公斤体重。
限制钠盐摄入
过量盐分加重水肿和高血压,建议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。
合理控制钾和磷摄入
部分患者需限制高钾、高磷食物,避免心律失常和骨病。
均衡营养,避免营养不良
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能量,维持体力和免疫力。
四、生活方式的调整